崇明农场集林公司“大招商、招大商、
招好商”唱响高质量发展最强音
上海集林经济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2月,是一家以招商服务为主的的综合性经济开发园区。公司依托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发展规划,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致力于引进注册优质企业,使招商服务成为公司强有力的特色品牌。这些年,集林公司招商引资工作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已成为崇明农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集林公司以“心怀高远、集木成林”的企业文化,围绕集林任务主线,抓住机遇,趁势而上。通过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沟通协调,以文化创意园区转换长江经济园区,切实加强流程管理,将管控为核心内容的制度文化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推力。同时拓展有利于文化融合的活动载体,定期性地策划开展立足文化融合、人员交流、发现人才、展现精神风貌的群众性活动,进一步激发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对企业的归属感,从而使公司达到“文化融合价值创造”的效应,切实推进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
区域间招商引资的竞争日趋加剧,投资环境、管理效益、产业优势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优惠政策的作用越来越小。为应对这些问题对招商工作的影响,公司也相应采取多种举措,解决难题。在引进企业结构方面,一是争取引进一般纳税人企业,二是引入一次性税收企业,三是引进外区迁移企业;在招商平台方面,扩大平台规模,提高平台质量;在自主招商方面,维护好老客户,以商招商的同时挖掘新的资源,拓展业务。特别是疫情期间,招商工作从未“掉线”,开启“云招商”模式,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与客户保持密切沟通,面不见、线不断,坚定企业信心,确保招商引资工作实现新突破。
近年来,集林公司在自主招商、平台建设、扩宽市场、优化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创新和进步。今年上半年共引进企业171家,在户企业数达4805家,税收总额2.5亿,利润总额2500万元。招商平台5个,实现税收2亿,占总税收的64.77%,自主招商实现税收1.1亿元。重点行业仍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其中广告业、建筑业、咨询业、文化类企业(影视相关企业)占比较大。
招商引资工作是崇明农场履行“管理当局”的重要支撑。以崇明农场良好的区位优势以及二次创业在市区创下的基业,加之农场广阔天地,以及部分存量资产的条件,通过农场区域的新海、东平两镇,盘活旧厂区,建设内部招商分部,最大程度做到招商工作与农场产业相结合,共同推进园区式招商,为干事创业者提供场所。集林公司还通过农场原来的厂房资源,把长江玩具厂作为经营场所,建立医疗器械、食品产业园,并进行了符合食品流通的标准化环境提升,选择引进一些优质落户型企业,扩大招商面,近年来引进医疗器械、食品企业合计53家,其中食品15家,医疗器械38家。在推进集约化创新创业园区建设中,集林将农场现有租赁企业纳入园区管理,打造招商及服务园区,增加创新创业载体。
面临复杂严峻的发展环境和疫情带来的多重考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集林公司以“厚植优势、强拓市场、精准服务,打造10亿元的招商园区”为目标,多措并举,推动招商工作。
一是招商平台建设。为更好稳定开拓市场,做大做强园区规模,进一步放大平台竞争力,形成市场上平台的错位优势,激发招商活力,通过对各区的招商市场进行摸排调研,比较优惠的扶持政策,引进质量优、资源强的招商平台;
二是自主招商队伍建设。秉承“锻炼一支队伍,再造一个平台”的创办理念,始终牢记“业绩就是尊严,数字就是能力,发展就是担当”的工作理念,以“一站式服务”为抓手、以提升服务为核心,成为招商的一个稳定增长点;
三是走出上海,拓展全国市场。面对目前崇明招商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前往北京、深圳和重庆进行招商摸底,寻找注册洼地,探讨外地平台建设的可能性,已在重庆、深圳、北京等地注册多家外地企业,未来将为园区带来一定的税源;
四是“三心”服务。把“真心、贴心、放心”的“三心”服务作为招商服务工作的品牌,发挥好“桥梁”作用,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
新时代新气象,新使命新作为。虽然面临众多挑战和困难,集林公司始终保持着时不我待,再创新佳绩的拼搏精神,心怀高远,做大做强招商工作,集木成林,助力殷实农场建设。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让“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成为公司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和“最强音”。(肖昊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