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返回首页    联系我们
关闭本页
上海农场在比学赶超中释放新动能 展现新作为


上海农场在比学赶超中释放新动能

展现新作为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上海农场积极按照建设“超级农场”总目标,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和“区场一体化”发展战略,进一步解放思想,凝聚共识,聚焦重点产业,整合优势资源,全面开展“比学赶超”主题行动,为企业转型发展蓄势赋能。

  全面形成“比学赶超”生动局面,就是要重整行装再出发。上海农场以“比学赶超”为行动令,铆足“比”的劲头、增强“学”的主动、激发“赶”的动力、强化“超”的追求。年初,公司在全场范围深入开展为期5个月的“超级农场”建设大讨论和为期1个月的“三个农业”大讨论活动,要求全员充分对标“产业能力强、专业程度高、服务辐射面大、农业基础扎实、发展质量好、人才优势明显”六个方面,认真剖析企业发展现状,发扬“比学赶超”精神,以“归零”心态、“赶考”状态认真开展讨论、建言献策。大讨论共计形成26条有效课题及措施,聚焦农场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实际短板与不足,经过充分讨论确保新一轮改革发展总体有思路、创新有项目、实施有举措、发展有目标。

  全面形成“比学赶超”生动局面,就是要实招过硬再赋能。根据上海农场是上海优质主副食品供应的重要压舱石,是上海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定位,农场积极发展以光明禽业和阳光定食为重点的龙头产业。紧扣集团高蛋白食品战略,围绕上海优质蛋品第一供应商目标,与国内蛋禽行业的龙头企业德青源集团开启战略合作,探索“从竞争到竞合”的发展模式,进一步拓展蛋鸡市场空间。投资发展千万羽现代化禽蛋产业项目,作为抢占市场份额的“关键棋”,该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有利于建立健全养加销产业化经营体系,提高市场抗风险能力,建立起从禽蛋养殖到产品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模式,为“超级农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近两年,农场在“长三角一体化”和“区场一体化”发展战略下,对充分发挥市民“米袋子”、“菜篮子”功能创新探索,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创立发展阳光定食中央厨房产业,以“源定优质、锁定安全、营养定制”三定理念,做好学生餐工程,已覆盖大丰区70所学校,每日供餐7万份,并通过独家定制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供餐全程可视化、一码可追溯,成功入选全国2021年团餐供应链管理优秀案例,树立起餐饮服务新模式、新典范。为实现农产品由非标品向标品转化、由原材料向终端食品转变,带动农场产业融合和转型升级,阳光定食新开辟蔬菜基地项目,进一步保障食品安全,满足多样化供应需求。

  全面形成“比学赶超”生动局面,就是要增加智慧再创新。上海农场海丰社管委以“智慧社区”为抓手,以居民幸福感、满意度为出发点,以信息技术优化现有资源配置,着力构建智能、便捷、快速的社区服务模式。开发智能缴费,水电气房全覆盖,运用手机移动支付,实现“慧”生活;建立社区信息化系统,实现数据共享、信息筛选、线上办公等,运用网络科技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慧”工作;完善各居民区电子监控系统,通过“人防+技防”,提升安保能力,保障职工居民安全,实现“慧”安全。

  全面形成“比学赶超”生动局面,就是要敢于拼搏再争先。围绕2021年经济目标及“比学赶超”的重点任务,农场在全场开展“创造新奇迹、展现新气象”主题劳动竞赛,引导广大职工在“比学赶超”主题行动中从岗位做起、从自身做起,提高务真求实的创业意识,增强时不我待的发展意识,树立争创一流的竞争意识,全力推进农场高质量发展。今年9月,光明渔业围绕“种、养、加、销”全产业链板块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技能比武劳动竞赛。竞赛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部分,设“养鱼能手”、“捆蟹能手”、“剥虾能手”、“销售能手”四项竞赛内容,全方位检验各板块职工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水平。营销中心展了以“比”过硬的技术和挑战自我的干劲;“学”同事的闪光点, 在良好竞争中得到提升;“赶”完善自我、勇立潮头的氛围;“超”超越自我,努力提高自己为主要目的商品打包劳动技能竞赛,促进员工互相交流学习、共同成长。光明禽业举办了“强技能,树品牌,上销量,促发展”劳动竞赛,内容涵盖设备养护、叉车驾驶、蛋鸡疾病诊治和疑难问题解答等,重在激发广大职工学技术、练本领、比技能的热情。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当前,上海农场正历经新一轮产业变革,站在“新”起点上,上海农场将准确把握环境变化,持续释放企业潜能,奋楫勇进,不断打造新优势、培育新动能、拓展新空间,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进一步发挥“飞地”的纽带作用,在建设“超级农场”的道路上不断自我加压,比学赶超,努力打造乡村振兴的“光明模式”。(席璐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