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经济新动能 打造开放新高地 共享发展新成果
上海农场上半年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2021年上半年,上海农场积极围绕“打造新优势,培育新动能,拓展新空间”,着力内外兼修,以数字化打造新优势,以厚基础培育新动能,以品牌力拓展新空间,实现营业收入增幅30.98%,完成年度预算56.22%;主业利润增幅30%,完成全年预算75.27%,农业种植基础板块稳健有力,水产、生猪扭亏为盈,新兴产业厚积薄发,整体经济稳中加固、稳中向好,企业活力加速迸发,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迎合市场需求,焕发企业新气象
谋定后动,禽蛋产业提档升级。上海农场聚焦集团发展高蛋白食品战略,落实好高蛋白产业版块。设立三个调研工作小组,深入种鸡、养殖、蛋制品加工、有机肥生产等行业名企考察调研28次,组织专家研讨会4次,精准掌握市场行情,为壮大禽蛋产业铺路架桥;与德青源强强联合,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携手共创蛋鸡养殖事业新局面;建设百万羽蛋鸡现代化养殖基地,设备设施精良,自动化程度高,一旦投产,预计年销售鸡蛋1.45万吨、老母鸡80万只、有机肥1.7万吨。上海农场将通过两轮“三年行动计划”,主攻上海品牌蛋市场,采取零售与非零售渠道双管齐下营销策略,重点发力生鲜电商、卖场超市等部分零售渠道和驻沪部队、学校、星级酒店、政府机关、医院、月子会所、大型企业等特殊渠道,力争“光明鲜鸡蛋”供沪品牌蛋达到3万吨以上、市场占有率达到50%以上,成为“上海市场第一品牌蛋”。
落子科技,智慧农业跃上云端。上半年经济亮眼成绩与基础产业稳健发展密不可分。上海农场针对“现代农业”命题,不断加大产业科技投入,推进物联网、大数据与农业深度融合,构筑起“2+4”智慧农业体系(万亩无人农场示范区、万亩现代渔业智能养殖技术集成示范区和种植、渔业、定食、社区四大智慧管理平台),从“先行区”到“示范区”,农场已实现无人飞防和飞巡诊断的全覆盖,水肥一体化应用达3万亩,智能化灌溉域内使用11000亩,域外推广5000余亩,达到了一人管理万亩田的效果,初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智慧农业发展新模式。据计算,示范区水肥一体化节约用工成本每亩30元;智能灌溉节水20%、节约用工80%;飞播技术节约种子成本每亩30元。万亩现代渔业智能养殖技术集成示范区实现水产养殖的数字化、自动化、精准化和生态化,人均管理面积从百亩提升到千亩。
打好产业基础,迎来营收大逆转
全局上谋势,关键处发力。今年农场仍持续采取“重点抓与抓重点”的工作方法,继续盯紧盯牢光明渔业和尚宝牧业,将基础养殖和市场开拓作为重点工作来抓,通过一系列硬举措,有效促进两家企业扭亏为盈,经济逆势上扬。
“养好鱼、卖好鱼。”光明渔业管理层“5出4进”,班子结构进一步年轻化。坚持养殖、销售两手抓,积极做好鱼病预防工作,今年鮰鱼养殖稳产高产,鱼病“零发生”;进一步深化与江边城外、望蓉城等上海知名餐饮渠道合作,品牌鱼销售比重不断扩大,在稳固上海销售基础上,设立杭州、南京销售分部,形成华东地区销售新格局。上半年,实现营收同比增幅93.36%。
“养好猪、卖好猪。”尚宝牧业以防控非洲猪瘟为第一要务,同样养殖、销售两兼顾。上半年“非瘟”严重、猪价低迷、员工离职率高,对此,农场党委一方面做好员工及其家属的关怀慰问工作,调整薪酬绩效方案,稳定军心的同时,更激发员工创业活力;另一方面持续夯实“非瘟”防控措施,达到“零发率”。上半年,共计销售生猪53884头,其中苗猪47768头,占比88.64%,营收同比增幅704.41%,成功实现“双过半”。
共享观念生根,培育经济增长点
在“长三角一体化”和“区场一体化”双引擎驱动下,上海农场进一步将“米袋子”、“菜篮子”功能辐射至长三角区域,将更多高品质、高蛋白农副产品共享给广大市民。
区场共建“新”意满。去年7月,集团与大丰区政府深化合作,签订“一园一厨五基地”项目合作协议,上海农场乘此东风,从无到有打造阳光定食新产业,去年11月开通试运营,今年5月全面供应大丰区70余所学校,单日营业额约50万,上半年营收成绩喜人,下半年有望翻倍。“阳光定食”被大丰区党委列为“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吸引了上海、江苏、浙江、湖南、贵州等多省市地区的领导及兄弟单位调研参观考察,已成为农场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此外农场采取“两条腿走路”策略,计划菌菇转型与净菜加工产业有机结合,以定食产能需求带动菌菇转型发展,加速释放定食潜能、激发东越强大韧性,实现双赢。
品牌拓展“新”路多。农场以发布会、品牌月、西瓜节、产销对接、新媒体运营等平台,力扩“上海农场”品牌及子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五一期间,上海农场第二届西瓜节首次在上海朱家角举办,成功带动农场全品类优质农产品亮相。活动期间,通过抖音定向推送100万人次,品牌宣传片曝光287万次,以上海农场品牌和西瓜节发起的话题实现播放1109万次,让更多上海市民知晓“上海农场”。先后两次以西瓜为媒举办产销对接会,来自上海、浙江、河南、贵州等地多家商超、生鲜电商等企业与农场展开深入对接,建立起合作“快车道”。
产品销售“新”气足。产品销售线上线下同频共振,深耕市场,以品牌为引领,上半年,品牌农产品销售占总销售额50.48%,取得占比过半的新突破。其中,线上实现主流电商平台全覆盖,营收同比增长22.04%;线下在无锡、南京、杭州建立营销分中心,与苏南学校食材配送公司达成合作。渔业在江边城外实现营收同比增长83.49%、望蓉城实现营收同比增长491.55%。
着眼未来,上海农场将坚定走好科技农业、精品农业、品牌农业之路,积基树本,持续释放科技红利、品牌红利、转型红利,为农场经济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态势注入新鲜活力,在构建“一强二优三高”发展新格局上展现更大作为、拓展更大空间。(席璐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