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老兵张相波:高粱地里伏击日伪队伍
作者:汤锦瑶
“我亲戚从《德州晚报》上看到了有‘寻找抗战老兵’的栏目,便打电话过来告诉父亲和我。”远在上海的张山平日前给记者打来电话说,“特别是看到贵报报道的《抗日老兵张新三:常在梦中惊醒,大喊“杀敌!”》,张新三是我父亲张相波的战友,父亲看到特别高兴,也想讲述一下自己当年的抗战经历,希望后人不忘历史。”
作为一名抗战老兵,通过网络看到德州晚报报道昔日战友的抗战故事,张相波也被带回到那段难以忘怀的记忆里。重新拨开了历史的尘烟,穿越时光隧道,张相波通过儿子的帮助向笔者讲述了那段峥嵘岁月。
老兵档案:
姓名:张相波
出生年月:1921年10月
入伍时间:1943年初
现状:与儿子居住上海
亲历日军暴行燃起抗日烈焰
张相波是山东省济阳县孙耿乡后张村人,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早年间,在村子里读过几年私塾。
1937年7月7日,日寇的铁蹄踏破了中国老百姓的平静生活。
从1941年起,日军集中关内半数以上的兵力,对我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的大“扫荡”:由华北伪政权配合,在华北推行“治安强化运动”;由汪伪政权配合,在华中推行“清乡运动”。为此,我抗日根据地广泛开展了反“扫荡”、反“清乡”的伟大斗争。
1942年下半年,日军为了控制津浦铁路及铁路东侧,调集济南、德州、惠民等地日伪军3万人对根据地进行扫荡,他们修工事、建炮楼。抗日战争到了最关键的时刻!
“1941年、1942年,日本人在村子里进行多次扫荡,屠杀、抢掠、破坏无恶不作。后来,多亏了八路军组织我们及时转移,村民整日过着东躲西藏的日子……”看着村民饱受日寇欺压,22岁的张相波再也坐不住了,他郑重地对父亲说:“如今日寇侵华,国难当头,民不聊生,我要上战场保家卫国。”于是,他在家人的期待和支持下,毅然参加抗战。
民兵培训班里学会打游击
张相波来到济阳县训练班,对指导员王建维同志说自己要加入八路军,要与日本侵略者抗争到底,要保护老百姓,不再受日本侵略者的欺凌。
指导员王建维同志向他介绍了县大队民兵组织,并告诉他:“不论是民兵还是八路军,性质是一样的,都是打鬼子,保护百姓。”张相波在王建维的介绍下,参加了县大队的民兵培训班。
张相波在训练班只学习了三个月。但这三个月,却为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时我们那一排人都是新兵,只有排长是老兵,我们连怎么打枪,怎么投掷手榴弹都不会,排长就给我们做示范。”张相波回忆。
在训练班里,张相波不仅学会了如何使用武器,还学到不少知识。县委秘书长尹一农同志和县政治部主任杨瑞林同志,都到训练班来讲课,讲国际形势,讲当前形势,讲了张相波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事情。
培训班的游击战军事训练和群众工作方法训练,非常务实,教的都是最精干实用的内容,他在这里打下了扎实的游击作战基础。
锄奸队摸黑上门瓦解日伪
结业后,他到济阳三区报到,区委书记纪玉文同志热情接待,对张相波说明了工作情况,并让他担任区公安员,也就是锄奸队员。
当时的锄奸队有十几个队员,主要负责做附近各村各户有汉奸行为的人和伪军的动员工作。每次行动,张相波与战友们都是提着枪或拿着刀,先是上门警告,用记红点和黑点的方式,对伪军做瓦解工作。经过一次次上门宣传,几个月下来,初见成效。“为了不让鬼子发现,我们都是摸黑赶路。”有了成绩,受再多的苦,张相波和战友们也不觉得累了,“汉奸们都怕记黑点,因为黑点一多命难保。”他回忆,很多伪军的家属对其规劝,有的干脆辞差回家不干了。“也有些愿意为抗日工作的,就把他们放回日伪军中去,成为抗日武装的耳目。”张相波说,当时济阳县的李聚五县长知道后,多次接见并表扬了他和战友们,大家的干劲更足了。
高粱地里的一场漂亮伏击战
在张相波的记忆中,有这样一件打鬼子的事情。
1943年夏天,鬼子有一个小队的兵力,加上大汉奸齐燮元伪治安大队共千余人,从河北境内,沿津浦铁路过德州,从禹城往东开拔。
据情报人员带来的消息称,鬼子要到济阳二太平村一带的村庄建据点,二太平村在张相波家北面二十里地。
得到消息后,李聚五带来三区民兵500人,和八路军龙书金一个团,共有1500余人,按照情报提供的地点,埋伏在坡崔一带高梁地里。
果然,到了下午三四点钟,鬼子的军官骑着高头大马带领着大批人马从远处过来。据张相波回忆,还有四五十辆马车拉着重武器和食物,长长的队伍有一里多长。鬼子还不断派出哨兵骑着马前后侦察。张相波和战友们放下枪就是老百姓,也在土公路上边走边侦察。
当鬼子走进包围圈时,龙团长一声令下,一声哨响,战斗打响了!手榴弹、子弹向日伪军飞去。鬼子军官被八路军战士一枪打下马。其他鬼子乱作一团,张相波也向鬼子和汉奸们开了枪。
30分钟后,伪军们举手投降!张相波和他的战友们打了一场漂亮的伏击战。
打扫战场时,据当时的统计,共毙伤日伪军400余人,俘600余人,缴获了大量的机枪、步枪,战马60匹。
也就是在这次战斗后不久,张相波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全家人的抗战
值得一提的是,弟弟张相廉经张相波介绍,也加入了抗日组织。张相廉在齐河县以教书职业为掩护,在学校建立了联络站,利用工作之便,内外联络,为抗日传递了大量有价值的情报。张相波自豪地说:“抗战是我们全家人的抗战。”
张相波说,除了自己和弟弟在前方与敌人周旋,他的爱人李云蓉和弟媳吴德清也都是村妇救会的会长。每次区里干部和县里干部经过张相波的村时,都会到家里小坐。八路军来了,也会住在他的家里。张相波回忆,曾经有两个八路军战士在家里养过伤。
抗战胜利后,张相波调入齐河县公安局任副股长,负责地方治安和支前工作。1949年6月初,上海、浙江相继解放,当时浙江急需大批干部,经过山东清河区党委决定,张相波被安排到了杭州公安局任指导员。后来他辗转到上海冠生园集团工作,直到1983年离休。
如今,到了鲐背之年的张相波经常会在小区附近与同龄人一起讲过去的日子,令他感慨的是,抗战期间,不论是什么身份,什么角色,所有活着的人都经历了多年的颠沛流离:“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中华民族的胜利,是战士们用滚烫的鲜血换来的,年轻人要学习他们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更要懂得珍惜把握现在的幸福生活。”回想当年,张相波心潮澎湃。
冠生园集团
2015.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