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返回首页    联系我们
关闭本页
绝秀峨眉

刘锦培(作者单位:五四有限公司)
 
 
  
  峨眉,只读这两字,就觉得是一位飘逸出尘的女子,有着婉约的眉黛,绰约的风姿,在云烟缥缈的幻境,月华如洗的山峰,独自翩然而起。
 
  多少人曾背着诗囊,手持禅杖;也有人携带古琴,执佩孤剑,他们走过唐风宋雨,带着天南地北的尘埃,伴随每一个晨昏日落,历尽每一季雨雪风霜。有着阳春白雪的明净,云水禅心的通透;也有着流水落花的清泠,快意恩仇的旷达,来来往往。只有这峨眉仙境,金顶佛光,却始终不曾更改昨日容颜。
 
  登临金顶,整座峨眉山沐浴在金色中,远处的青衣江、岷江、大渡河似条条白练,它们将千山万岭环绕在一起,令风景汇聚,情思交集。还有那起伏连绵的大雪山、贡嘎山斜卧在众山之颠,被朝霞雕琢成镂花白玉,晶莹的气质如梦似幻。那波浪翻涌的云海将漫漫河山掩藏得无影无踪,层云叠影,好似大千如来幻境,那隐现在云海里的千岩万壑如同佛陀的须弥禅座,浩瀚佛法,宽阔无垠。登临这绝秀的峨眉之颠,看尽云烟万状,才会明白,千百年来,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甘愿舍身崖下,明知这纵身一跃,就是人生的终结,可依旧那么契而不舍地奔赴,毅然舍弃世间瑰丽的繁华,去换取梦断尘埃的宿命。不要问这是迷途还是归途,任何的诠释在云海世界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铅华洗尽,会懂得,有一种万象叫苍茫,有一种佛法叫无边。
 
  撩开烟云雾霭的幻境,是一段白水秋风的明净与高远。万年寺就是临着这秋云高天,白水池畔过尽千年。站在古寺厚重的门前,看一场晋时的烟火,听一曲宋朝的梵唱,寻一阕明代的背影。步入无梁砖殿,无须找寻,普贤菩萨坐骑在白象上的端然姿态会与你相望,他头戴五佛金冠,手执如意,体态丰满,神韵生动。其座下的六牙白象气势雄浑,带着与生俱来的使命,立于莲台之上。他们守护万年寺的楼阁殿宇,守护峨眉的青山绿水。
 
  白云轻飞,秋水无尘,这儿曾有唐代僧人为诗仙李白临水抚琴,李白亦著有诗《听蜀僧浚弹琴》,诗曰:“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白水池中还生息着一种小精灵弹琴蛙,它们时常会发出悦耳的鸣叫,恍若泠泠琴声,妙不可言。檐角上的铜铃摇荡着时光流逝的清音,此时不闻琴声,似听蛙鸣,那一曲流水秋云的韵律是否响在了别处,抑或是只有风雅之人才能听闻当年的妙曲佳音。
 
  如果说青山是披在峨眉身上的绿衣,那么碧水就是挂在峨眉胸前的翠玉。走进清音阁,那山径的微风,溪涧的流水,在你还不曾放下旅程的疲惫,就已悄然潜入你的心里,此刻的时光,连风尘都是清澈的。
 
  “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清音阁就是慕着这句诗而得名,山水的天然之音,胜过丝竹婉转的韵律。这儿的风景,有着被山风澄洗过的明朗,有着被溪水浸润过的纯净。它不会因为你莫名的闯入,而滋生怅然的尘埃,它可以装点无数过客禅意的梦境,而来往的路人却收藏不住它流逝的瞬间。
 
  清音阁也称卧云寺,系唐僖宗乾符四年慧通禅师所创建。阁下有双飞桥,两桥之间耸立着双飞亭,清澈晶莹的黑白二水从桥下奔流而过,滔滔白浪,冲洗着碧潭中一块状如牛心的巨石。牛心石被流水打磨得光滑如镜,仿佛照得见几亿年前的光阴,它伫立于此,经历了浮萍的聚散,看惯了流淌的风景,心境依旧如泉水般从容淡定。
 
  惊涛拍石,激起碎玉飞花,泠泠之音,似古琴弹奏,时而清朗,时而深沉,时而悠扬,时而激越。月朗风清之夜,万籁寂静之时,这清泠的水声回荡在幽林山谷,整个清音阁沉浸在无尘之境。历代高僧与无数旅人坐在水潭前的洗心台上,静听涧水清音,心如莲花,坚守着这份纯净的美丽。
 
  当追寻的脚步,站在了新的起点,忘不掉的依然是过往的情结。回望清音阁,想着行将消逝的风景,注定老去的年华,谁又还会后悔,曾经有过这样一段被菩提净洗过的人生?
 
  烟尘飘荡,风云收卷,急促的脚步在峨眉的边缘已然迟缓。究竟是这里的时光将你囚住,还是你想要定格在这阕光阴里?若非如此,为何渐次远去的绿水青山还在眼前徘徊;若非如此,为何早已消散的经呗梵音还在耳畔萦绕。峨眉山,你将绝秀的景致给了匆匆过客,而如流过客,又抛下什么给你?这悲悯的佛哦,当你面对这么多的离合悲喜,为何还可以这样的淡定平和?或许,这些在无言背景中别离的过客,有一天会蓦然地记起,曾经有一株菩提种植在流香的过往里,这就是天下绝秀峨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