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返回首页    联系我们
关闭本页
乱人迷眼的“贵族光环”

——读《我们为何羡慕“贵族光环”》一文有感
施裕(作者单位:农房集团)
 
  近日,在解放日报上读到一篇佳作《我们为何羡慕“贵族光环”》一文。文章强烈抨击了社会上的贵族化现象,深刻剖析了人们为何羡慕“贵族光环”的原因,同时也亮出了自己的观点。文章笔锋犀利,切中要害,引人深思。
 
  我们都知道,现今的社会是一个价值多元、利益多元的时代。而社会上一股羡慕“贵族光环”的现象却越演越烈,乱人迷眼的“贵族光环”,如何让人辨识,如何通过纷繁芜杂的社会现象点击“真相”,引领“视听”,起到激浊扬清的作用,这正是文章的核心所在。
 
  文章说,贵族总离不开以下特点:精致的生活情趣,注重礼仪而近乎繁琐,懂得各种高档的享受,追求生活品位等等。那么,我们不禁要问:贵族一定要比大多数民众更有教养,具有更高的道德水准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我们不能否认有一部分贵族在许多方面显得更有教养,这是因为他们衣食无虞,他们可能比平民受更多的教育,所以能从更高的层次上思考和认识问题,更加注重自身的道德情操。但是,不能说生活越阔绰,道德水平就自然会越高。在民众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今天,我们更没有理由认为唯有经济地位高于大多数民众的那些人,才可能显示更高的道德和文化修养,未必只有住上了别墅,开上了宝马车才有可能具备高雅的情操。这种例子在我们生活中比比皆是。
 
  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贵族地位成了一个社会追逐的导向,从来就是一件可悲的事情。”他举了哈代的小说《德伯家的苔丝》。尽管有前车之鉴,但是在我们社  会中,这种导向却越来越成为某些人追逐的目标。即便没有贵族的经济实力,也要配置贵族的包装,套句时髦的话,这叫“伪贵族“。因为社会风尚会使每一个缺少包装的人自惭形秽。而有些人以“贵族”自诩,有高人一等的傲慢,仅仅因为他是世家子弟。凭着他们自诩的身份,就嫌寻常百姓粗鲁而且缺乏教养,不屑与之平起平坐。而眼下更是只要你扔上了大把的钱,你就有资格享受贵族的待遇。不少人并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他们的子女打造贵族身份。于是,贵族化的早期教育,贵族化的幼儿食谱,乃至贵族化的怀孕和哺乳越来越弥漫于社会。
 
  我们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我国已经成为一个奢侈品的消费大国。这种消费水平与我国的发展水平不相称,其背后所埋藏的不正常心理,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我们这个社会是一个平民社会,在这里不存在也不应该存在一个所谓的“上流社会”。只要是取之有道,拥有万贯家财不应该受到谴责,但是谁也没有资格由于自己的富裕而看不起低收入者。同样地,谁也没有资格由于自己学历高而看不起因为贫穷而上学不多的人,或者由于自己生活在大城市而看不起来自穷乡僻壤的人。
 
  我们的社会需要精英,但这不等于说要打造贵族。社会所需要的是能够与寻常百姓同呼吸共命运的一批人,他们应该像大多数人一样饮食起居,懂得大众的疾苦,他们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理解大众的喜怒哀乐。近日, 由美国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和投资家沃伦巴菲特联合发起的“捐赠承诺”行动宣布,已有40位亿万富翁或家庭承诺,将把自己的过半财产捐献给慈善事业。同时,作为一个健康的现代社会,当贵族利益与平民利益相冲突的时候,社会的杠杆必须是倾斜于平民利益的。
 
  乱人迷眼的“贵族光环”,需要用我们的双眼和智慧去辨识,但更要靠舆论和调整社会的政策导向去驱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