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凤莲(作者单位:上海农场)
有人说,能在猪场呆上两年跳出去的是人才,呆上四年跳出去的是天才,呆上六年还在猪场的是庸才。对此,我并不认同,因为我在猪场工作已经六年了,至今我并没有跳出去,也没想跳出去,我也并不认为自己是庸才,这一切源于我对养殖业的热爱。
回味自己走过的路程,心中充满了苦涩、甘甜和自豪。当初由于高考成绩不理想,我没有考上意想中的大学,家里人动员我留下复读,但考虑到父母年事已高,家中负担较重,我毅然南下进入了泰牧,选择了当时认为女子不适合干,也让很多人看不起的兽医专业(动物医学),从此踏上了一条“不归路”。
05年毕业,我怀揣梦想,激情万丈的来到了丰海种猪场。当初想猪场工作有什么难的,不就是喂个料,打个针吗?工作后才知道猪场的工作是那么的艰辛。每天天不亮就得进入猪棚,给猪喂料、打扫卫生,起早贪黑照顾好它们的吃喝拉撒睡,还要定期给它们做保健护理,否则,它就会“变脸”给你看。刚开始工作时,自己对养猪“那点事”一点儿都不熟悉,与理论相差太大,工作起来相当费力,刮粪很慢,喂料不会,推粪翻车,累得要死。后来经过多位师傅的指点,自己也从中领悟技巧,终于提高了工作效率,自己也很快从一个新手成为了一个熟手。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带过棚,做过防疫、统计;当过学生,也做过师傅。如今我又带起了猪棚。我切身体会到猪场成绩的每一点进步都是那么的不易,都要全体员工付出无微不至的辛勤劳动。
猪场的生活是闭塞的。养过猪的人都知道,几乎所有的猪场都实行一个共同的管理模式——封场管理。员工没有节假日,更没有星期天,猪场的工作是“二十四小时”的,即使每月允许外出购物1至2次,但出门还需要履行多道手续,淋浴更衣。如遇特殊情况,连续封场可能要持续半年或更久,有时还要与猪同吃同睡。所以如果不是处在网络发达的信息时代,猪场可能就真得变成“世外桃源”了,所以才有人说养猪的都是疯子,养猪好比做牢。
猪场的生活是单调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着同样的动作,所以容易让人产生惰性,变得懒散,变得麻木,变得平庸,不思进取,沉醉于眼前,忘记当初的豪情。猪场的工作又是烦燥的,是寂寞的,没有灯红酒绿,没有车马喧嚣,有的只是猪粪尿的“香味”,加上几件简单的娱乐设施(这算好的,有的没有),所以在猪场工作要学会忍受寂寞,要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情,要在寂寞中寻找快乐,在快乐中缓解压力,在平淡中寻找激情。否则要不就是变成怀揣梦想的“智者”,等待时机成熟跳出猪场;要不就是变成胸无大志的“庸才”,在猪场与世无争的生活中埋葬青春。
如今集团提出“五三”战略规划,要大力发展生猪养殖事业,打造“丰海”种猪品牌,培育光明种猪基地,宏伟蓝图就在眼前。此时此刻,我相信,每一个真正融入光明、融入上农的员工,都会有一种无比的激动,都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在岗位上尽情挥洒激情和汗水,为养猪业的成长壮大添砖加瓦。
青春激昂,让我们在光明、上农文化的感召下,在工作中享受充实,在充实中享受快乐,在快乐中放飞梦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