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是清明小长假的第一天,滨海古园里,一波接一波的祭扫大军穿梭于古园的各条道路上,古园在这一天举行的各类游园活动,也吸引了更多来踏青的游客,一时间好不拥挤热闹。
当然,为亲友扫墓的终归是大多数,祭扫方式也各有差异。比较而言,老年人的祭扫方式比较传统,埋黄纸、摆寒食、倒酒、敬香、磕头、烧纸、点酒,每一个步骤都要一一认真地做完,不得马虎,仿佛非此不足表达对逝者的崇敬之情;而年轻人祭扫的方式就比较简单、随意一些,更多人手里不是捧着香烛、锡箔、元宝等,而仅仅是一束鲜花,即环保又时尚;还有一些有宗教信仰的人们,几个甚至十几个相约一起为某一个过世的兄弟姐妹祭拜,他们视世人为亲人的大爱让旁观者感动不已。
这其间,有一位祭扫者让我印象尤其深刻。她约摸三十七八的年纪,戴着眼镜,穿着一件米白色的风衣,配上散而不乱的发型,迎风伫立墓前,有一种洒脱而不失素朴的风度。
我忍不住驻足观察,只见她把一束鲜花摆在亲人的墓前,闭上眼睛,双手合十,嘴里念念有词。然后一边从包里掏出两本记事本(大概是日记本),一边挨着亲人的墓坐下来,开始一页一页地翻着本子念起来。出于好奇,我绕过小河,假装从她的身边路过,听到了大意如下的一些话:
……我路过从前读书的小学,我的儿子现在也是在这所小学读书,不知道以前我最害怕的那位班主任是否还健在。我到现在还搞不懂,他其实是位挺和善的老师,班里好多学生都喜欢跟他(她)开玩笑,为什么我一见到他(她)就不自然紧张起来……现在想想,不是所有的疑问都可以找到答案,总有那么几件不合“常理”的事发生在每个人的身上吧……
爸爸早上起来说,昨晚又梦到您了:梦见您缠着他教您跳舞。可是他说您太笨,教了多少次还是不会,没想到走了走了又回来缠他教,真是“死性”不改。最近老爸好像经常梦到您,您走了十多年了,我们劝他再找个伴儿,可他死活不肯,他说那是对你们忠贞爱情的亵渎……
今天单位里为一对新人举行庆婚宴,我被推选为主婚人。在为新人说祝婚词时,我竟突然间有种想掉泪的冲动,还好我及时忍住,才不至于现场气氛尴尬。没想到这个年纪,竟然还是那么容易激动……我想起我结婚的时候,现场曾几度哽咽。一晃十几年过去了,多少新人换旧人,希望一对对新人旧人们都能白头偕老。
……
我渐行渐远,这位扫墓者的声音也越来越小,可是她给去世的妈妈读日记时的真诚,让我我倍感温暖和尊敬。她的孝心深深感染了我,也让联想起另一种新的祭扫方式:代客祭扫。现代人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连到墓区给亲人扫墓都成了一种奢侈的“休闲”。于是,“代客祭扫”这种新的祭祀方式就“应运而生”了。
依稀记得电影《疯狂的赛车》里,徐峥扮演的代祭推销商,向黄渤扮演的耿浩推销“十八相送”的代祭服务的镜头,当时只把它当成是一种黑色幽默。不成想,在现实中竟然真有这样一群人,“专门”提供一条龙的代祭服务。拭碑、献花、烧香、鞠躬、磕头、甚至哭丧,只要你肯付钱,什么要求都可以满足,并将现场照片和视频寄给委托人,以证明其童叟无欺的商业信誉。
目前这种代客祭扫的服务,正在很多地方悄然兴起,光淘宝上就有不下300家的代祭网店,但问津者却寥寥无几。可见,大部分市民是持反对态度的,这其中必有深层次的原因所在。
“孝悌”是中国文化的精义,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认为孝悌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清明为亲人扫墓就是“孝”之为根本的具体体现。所以,如果条件允许,还是应该本人亲自去。确实走不开的,也可以找本家直系的亲属代祭,或者干脆在家里召开一次家庭追思会,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也行。但随随便便找几位陌生人代祭,如何能表达出亲人间的感戴之情。
血浓于水的亲情,是任何人、任何形式都无法取代的。那些主张“消费时代,啥都可以用钱买”的推销商,对“孝心”明码标价,实在是对亲人的一种亵渎。(韩莹莹)